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往好處想讀後感

   

    好友余國華教授寫了一篇往好處想,文中提到我的地方有一點感想特寫於下。


   老爸這二個月住院,我的心情並沒有鬱悶,忙得有一點累,但心情是平穩愉快的。心想如果治療得宜,平安出院也是一大成就感。91歲的老爸居然被檢查出「營養不良」,真是我沒有盡到責任,主要原因是沒有替他換假牙,難怪體力衰竭得如此之快。


   我繼承了父母「極度」樂觀開朗的人格特質,凡事往好處想,因此煩心的事也很少擺在心裏。有時也會和最好的幾位好友吐吐,煙消雲散得很快。但我決沒有說過:解決困境是我的長處。人生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始料未及的困境(predicament),如何化危機為轉機需要智慧、貴人解決問題。我是有壓力沒焦慮,數學大師艾迪胥曾說過:「墳墓是休息的地方。」


   年過50以後我特別喜歡收集中外大師的名言告訴學生。一、   證嚴法師:「遇到人生難題,面對它、解決它、放下它。」


二、 費曼:「如果心態是正確的,則事事如意,樣樣歡喜。」


三、 霍全:「生命並不是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無論處境是好是壞,盡力做到最好就可以。」


四、  前教育部長朱匯森:「事情總會過去。」


五、   慈濟上人:「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六、明朝大學者:「事能知足心常陿,人到無求品自高。」


七、台大 李明濱 教授:「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關鍵在於你是否用對了方法。」


八、愛因斯坦:「只有為他人而活的生命才是有價值的生命。」


九、嚴正意:「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把愛、希望和快樂傳播出去。」


   95年一月台灣師大李天祐教授二個兒子因為肌肉萎縮症死亡,他也跳樓。猶記得李教授的父親在絕版的「中時晚報」說:「我是一個公務員,養育小孩讀到博士不容易,沒有錢沒有關係,兒子孫子都沒有了。」李教授沒有往好處想,自殺令人惋惜。我如果是他,想想養到肌肉萎縮症小孩是太太基因突變,非他的過錯,也是老天爺的安排。更應該對父母孝順,而且化小愛為大愛,做更有意義的事把全國身心障礙的孩童好好照顧,那麼他不是更有價值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