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8月22日聯合報報載蘇麗文在北京奧運跆拳道賽嚴重膝傷咬牙撐完三戰,銅牌戰十一次倒下再起,奮戰不懈精神而感動,第二次感動流淚。
同樣也是星期五早晨,報載「一碗麵的故事」,第一次感動流淚,猶記得當天開車載楷鈞上學,一碗麵的母親說:小孩懂得互相扶持,我可以安心得走了。他們幾個小孩合吃一碗麵,還會想到媽媽,真不知道如何教養出那麼貼心的小孩?反而 李天佑 教授為了兩個肌肉萎縮症小孩死亡而跳樓自殺我沒有哭泣!
蘇麗文展現了勇敢積極的精神,勇往直前,不畏困難,追求勝利。她雖不能奪牌,價值卻遠勝一枚金牌。是什麼樣的動力和信念,讓她即使面對可能終結運動生涯的膝傷時,仍不顧一切奮戰到底?其實是為了罹患鼻咽癌的父親而拼搏的。她說:「老爸是病患,居然比我還堅強抗癌,都比我樂觀,我能不拼嗎?」她讓罹患化療的爸爸看到她打了美好的一仗,相信她爸爸非常快樂且驕傲(以她為榮,應該此生了無遺憾),也許她老爸病情大好不必化療了。
我非常好奇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蘇麗文精神」?蘇麗雯是在83年,國小三年級那一年,加入李錫添在台北縣的跆拳道館,接受他的啟蒙訓練,從87年起成為金酒公司的培訓選手,同時將戶籍遷入金門寧鄉。金門縣長李炷煒表示,她發揮堅忍不拔,再接再厲的「金門精神」,肯定獲得世界各地華人的尊敬。
雖然沒有獎牌為印記,但蘇麗文三場比賽十一次劇痛倒地,又十一次爬起來超乎常人所能忍受的極限展現,已讓台灣在奧運史註記了感人的一頁動人史詩。
本文部份摘自97年8月22日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