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我的抗癌運動

 


蔡貞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七十人生一條硬漢,突然之間,病魔來襲。素來,注重養生的家人和我,對於癌症的到來有如晴天霹靂,令人不敢相信,也無法接受,但事實就是事實,又能奈何!


俗云:「是福?是禍?是禍躲不過、逃不了」,既然沒有選擇的餘地,祇能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認命接受,延醫治療。


經由主治醫師費時10小時的開刀手術,將盲腸惡性腫瘤、膽結石、右腎臟等割除,復經10天的臥床療養,出院之後,再經間歇二週乙次,計達12次的回醫院「化療」,身體雖然經歷諸多波折,總算克服困境,逐漸康復。醫師的精湛醫術,以及護理人員的悉心照顧,恩同再造,感激莫名。


運動和健康醫療有著密切的關係,運動具有養生療傷的功能,是我不變的信念,也是我一生的堅持。運動過量可能會有運動傷害的發生,但與我罹患癌症無關。我堅持運動習慣的建立,讓我有較高的抵抗力,較強的免疫力,且能儘快地病後復原。甚至對於重病過後,能否重燃生命之火,重啟奮鬥之門,有絕對的關係。因之,手術之後,性命撿了回來,在臥病療傷的空檔時間,以及「化療」的間歇時段裡,我就開始徒步運動。


運動貴在持續有恆。一曝十寒或興之所至的運動,祇是形式虛名,不具任何意義和價值。不管是運動強身( 為身心健康而運動 ),抑或是運動競賽( 為競賽奪標而運動 ),都必須抱持著長期性不間斷的操作或練習,始能展現運動的效果。


習慣是人類習以為常的行為,一個養成運動習慣的人,並非僅止於接觸運動,或僅在體驗運動,而是享受運動之外,又能達到心理傾向的穩定狀態,更重要的是能積極主動參與運動。一個人能積極主動參與運動是自我意識強烈要求的結果。參與運動有否明確的目標?有否內在的動機?有否心理的準備?有否克服困難的毅力?是否明瞭運動的內容?是否了解運動的方法?凡此都繫於意識的自覺。


每個人運動的目的,各不相同。容或相同,也因身體情況和客觀條件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運動處方。運動處方必須考慮年齡、性別、健康狀態、基本活動能力、生活作息、環境因素或個人興趣等差異而訂定之。舉一例以明之,一對夫妻清晨同車抵達某校園,隨即分道揚鑣,各自進行自己的運動內容,既便是相同的走步運動,也因體能狀況不同,體格體型的差異,運動量需求的落差,而有步行速度、步幅大小、路程長短等差別。但是,各自運動完畢之後,卻又殊途同歸地在定點會合,一同開車回家。


運動不分年齡,可謂男女老少皆宜。但運動的目的、內容、方式、時間、強度等,卻是大不相同。概略而言,年長者的運動以健身為主,因其有迫切的需要,且因從職場退休,閒暇時間較多,容易掌控運動時間,也容易養成運動習慣;青壯年輕人因值人生黃金歲月年齡,正是打拼前途的時段,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花在運動上,因故,其運動的方式與年長者大不相同。


年長者的健身運動,其目的祇在既有健康體能的維持上,不在奢求體能的提升和增進。「老當益壯」祇適用於心理年齡,不能運用於生理年齡。因故,年長者的運動適合「量力而為」,總會傾向於某一固定的型態。


常見的運動現象是:每天在相同的時段(如清晨或傍晚)、相同的地方(如校園一隅或運動場)、遇見相同的人們(熟悉的臉孔,雖不相識,但因時常謀面而印象深刻)、從事相同的運動內容(如步行、慢跑、拳術)。這些人不論是參與運動社團,夥同團員一起活動;或是單兵作戰,自我操練。他們所採行的運動條件,多半以運動強度(strength)(運動質的要件)─較低的作為基準,再經過一段練習時間後,重新調整運動的持續時間(duration)(量的要件)─,以及反覆次數(frequence)(量的要件)


絕大部分的年長者,長期習慣某種運動內容和方式,且已成為生活的重要部份,自然不會輕易更動。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健康安全、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這種老年人的運動方式顯然不同於年輕人的運動。身強體壯的年輕人,為提高運動效率,精簡時間,宜以「運動劇烈、時間短促」的方式進行,年輕人學習老人家的運動方式是在「浪費時間」,未必能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和效果。同理,老人家採用年輕人的運動方式,是在博命、玩命,理應謹慎,最好制止。


徒步運動是「惠而不費」的運動,而且功效奇特,又可不拘形式。透過規律、節律的徒步運動,可紓解壓力、祛除煩惱、增強體力、增進思考,有益身心健康。


我選定清晨進行健身運動,理由有二:其一,容易掌握時間,不受瑣事干擾。其二,空氣潔淨清爽,有益身心健康。因此,我經常在晨曦未露,天色明而未亮的時分,抵達OO大學的校園,開始一天的「早課」─約一小時的徒步運動。


有時,我會漫步在花園小徑,俯慰短欉花草,細看嫩葉沾露,端詳幼芽初透,評賞群花奪奇競豔。它們在微風中搖曳生姿,風情萬種,令人賞心悅目,平添幾許快感。


有時,我急走在林蔭大道,點閱排比大樹,看蒼松枝葉伸向天空,直指雲霄,意有所指地宣示著,發展的空間無限,祇要你願意,祇要你有企圖心,任你恣意揮灑。


有時,我仰視樹上鳥兒、松鼠。諦聽鳥兒展顏歡唱,柔柔清音似在喚醒庸碌的世人,何不樂在今朝;端看松鼠枝間翻騰,毫無忌憚地享受躍動的生命,頻頻招呼誰來與我同樂。


有時,我細數步履迴聲,傾聽心靈深處精靈的對話;偶而沉思冥想,孕育築夢,構思圓夢。啊!可愛的清晨,萬物欣欣向榮,充滿生機,洋溢活力。際此良辰美景,觸景生情,內心感應生命的躍動,頓萌強烈的鬥志,但願揉合既往的人生經驗,浴火重生,期待另有一番作為。


一個人絕處逢生,剩餘的歲月如何擺渡?思及,生命祇有使用權,卻無所有權,祇能把生命交給上蒼,把健 康委託 醫師,剩下的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一個人的生存,講求健康、自由、安定。感謝上蒼的垂憐和厚愛,讓我雖然經歷身體上的重創,但治癒之後,卻能在安定的基礎上,擁有行動、思想、言論的自由,使我不必依賴他人的扶助和憐憫,保有尊嚴,並能充分表達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人格。


一個人的生活講究尊嚴、愉悅、充實。自由是尊嚴的起點,健康是愉悅的基礎,安定是充實的要件,既然能掌握這些有利的因素,當能提升生命的境界,進而追求另一個奉獻。


罹患癌症之後的人生就是抗癌的人生。如何抗癌,方法很多,言人人殊,可謂仁智互見。我個人能作的,除了注重養生(包括生活習慣如起居有時,動靜有節。飲食方式如食量節制,多吃果蔬。身心調整如頭冷足暖,知足常樂。)外,將以持續運動作為療傷治病的良方。但願,「運動生命」持續而不間斷,「運動人生」吟唱而不延誤。倘若有朝一日,生命抵達終點,我的運動人生才會畫下休止符。「動在命在,動失命亡」,運動人生,如此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