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 星期五

恭喜吾兒亮宇高中台大物理研究所

        今天330日在台中清泉崗機場準備搭飛機去馬公,接到你的電話,老爸首先向你恭喜,我也頗欣慰。


        物理是你的最愛,大學四年你的學業成績不是頂尖,但比我當年好多了。當初你只報一間研究所,我也頗為擔心,心想,考上了你實力好,考不上人生有個挫敗的經驗也好。在200多人當中,錄取30人非常不容易,你又沒有補習,完全靠自己。老爸一再強調:學習任何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發現裡面的訣竅。


        大弟楷鈞讓我憂心的是(一)學習態度(二)心態。


費曼名言:如果心態是正確的,則事事如意、樣樣歡喜。


最後,老爸再次提醒你: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晚上不要太晚睡,把時差調整一下。這篇短文是在台中飛往馬公的飛機上隨興而寫。祝福你。

2007年3月26日 星期一

自強兒童》阿嬤的孩子 編草鞋養家(聯合晚報 2007.03.18)



【聯合晚報/記者戴安瑋/台北報導


獲選家扶自強兒童


家扶基金會今天表揚十大自強兒童,來自宜蘭、由祖母帶大的自強兒童戴建宇,是事祖母至孝的「稻草達人」。他從九歲起就會在凌晨4時、天還沒亮時,跟著阿嬤到田裡撿拾稻草,編成稻草人、草鞋販賣維生。今天上午領獎時,他紅著眼眶感謝祖母和家扶基金會。


家扶基金會今天表提十大自強兒童,10個來自貧困家庭,卻自立自強又孝順懂事的孩子接受表揚。家扶基金會主任陳美君表示,現念宜蘭五結國中三年級的建宇與弟弟自幼,因父母離家,而與祖母相依。祖母今年75歲,為養育建宇兄弟,多年來靠著編織草鞋和稻草人為生,常常雙手被稻草刺破,十個手指上都是傷痕。


凌晨4時就去撿稻草


建宇說,阿嬤很辛苦,他從九歲開始,每年67月農田休耕時,每天凌晨4時,就帶著弟弟與阿嬤摸黑出門,到田裡撿拾稻草,再把稻草在田裡舖好曬乾。


傍晚放學後,當別的同學忙著上才藝班、安親時,建宇卻要趕到田裡把稻草翻面收拾,再推著板車運回家,再跟著阿嬤在簡陋的屋子裡,開始編草人和草鞋, 直至晚上89時,阿嬤才能開始張羅兄弟倆的晚餐,建宇才能開始寫功課。


這樣辛苦的日子,在每一個夏天不斷重複,建宇卻沒有任何怨言,他說:「阿嬤身體不好,她太辛苦了。」現在建宇已國中三年級,從拾草、推車、搬運,他熟練又從容,個子也因此長得更粗壯,個性更是沈穩早熟。


想讀軍校減輕阿嬤負擔


現在建宇家雖有政府及社會機構協助,但經濟負擔仍沈重。建宇說,他希望國中畢業後進軍校,減輕阿嬤的重擔;但一想到阿嬤膝蓋逐漸退化,建宇心中全是掙扎和不捨。他說:「阿嬤現在膝蓋不舒服,我若念軍校不在家,阿嬤又要去撿稻草


 


2007.03.18 02:01 pm


 




國三的戴建宇(右上)是家扶基金會今天表揚的自強兒童,他和弟弟、75歲的老阿嬤相依為命,9歲起便幫著阿嬤撿稻草、做稻草人,從不叫一聲苦。
家扶基金會/提供

2007年3月24日 星期六

一念正心常自在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吃、有喝、有穿、有,住的又舒適,要什麼有什麼,一點兒也不苦,他會覺得沒必要追求佛法,也沒必要接受佛教。

在我看來,這種人是懵懵懂懂過一輩子,他不去用心思考,心生的好景是否常在?即使一輩子都過得舒服富裕,也能如願的活到八、九十歲,但是無論如何順遂如意,人生總是難逃生、老、病、死、愛別離等苦啊!

人活著一定會老,人一旦年老,身體器官自然衰退,腦力知識也跟著退化。我們常常聽到一句俗話「愈老愈倒退」,年紀大了,思想、觀念經常跟不上時代,我曾看過許多為人子女的,為了年老的父母講話嘮叨,思想落伍而苦惱,可見得年紀大了,觀念執著在舊日的經驗裡,造成了親子之間的代溝,這是一般老人家感到心靈寂寞、孤獨的悲哀,它也是老苦的現象之一。

再說我們所愛的人,能永遠相聚一處嗎?以子女為例,即使他們很乖順、優秀,但是為了求學,他們可能必須遠離家鄉,甚至有些人更出國深造,和父母家人終年難得見面,這就是愛別離苦啊!

曾有人告訴我:「我的孩子都很會讀書,有一位在日本,有一位在美國,還有兩位在本省南、北部,而我自己住在台中。孩子們如果太久沒打電話回家,我就擔心他們是否生活放蕩,忘了要與父母聯絡;但如果聽到是他們打電話回來,接聽之前都會一陣緊張,深怕他們是否在外頭出了狀況……」。

人生就是這麼的緊張、矛盾,而除了愛別離苦之外,還有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諸多苦惱,所以說人生無法徹底自在的快樂。

人生八苦是你我都必須遭遇面對的,佛陀經由修行體悟了這番真理之後,回過頭來教導我們要看開煩惱、放下執著,如果能夠用心轉境,而不被境轉心,做人自然會很自在,生活自然輕鬆愉快。

有人習慣在年初時安太歲、求平安,年底時感覺一年如意,就以為是安太歲而獲得感應,於是年底就得謝平安,隔年年初又去蓋運、安太歲等,如此周而復始地把心念投擲在這些偏差的信仰上,如果求平安就能得平安,則人間豈有因果功過可言?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今日有福得平安,是因為過去生曾造福業,種健康因,即使不求,福自然來;同樣的,期望未來有福可享,就必須在今日多做善事勤造福業──俗話說「錢四腳(角),人兩腳」,如果錢追人,財源自然滾滾而來,相反的,若是我們不曾積善,無福報可享,再怎樣追求,還是追不到財富的。

人生只要心自在就能快樂,就不會迷失自我,心不迷執,就不會做錯事。身、口、意能造善惡業,而此三業由心念發起,只要我們保持誠正的心念,並且身體力行,將好心落實在好事上,自然就能夠成就好因緣,圓滿好果報了。


愛他,就是教他知足

>> 先生生長於清苦的農家,
>> 不但自己養成勤勞節儉的美德,
>>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更是仔細過濾,
>> 他總是告訴我,
>> 真正愛孩子是讓孩子學習聽父母的話,
>> 而不是提供琳瑯滿目物質去滿足他的欲望。
>> 記得有一陣子,
>> 小朋友流行玩軌道車,
>> 兒子也很想擁有一台,
>> 屢次跟爸爸要求都被拒絕,
>> 後來,兒子發現幾乎全班同學都人手一車,
>> 表姐弟、堂兄弟,更是每人二台 以上,
>> 兒子委屈地哭訴著:「大家都有軌道車,只有我沒有。」
>> 先生心疼地擁著他說 :「如果全部的人都是錯的,你為何要學他們呢!爸爸覺得你
> 真了不起!」
>> 兒子知道父親的堅持,也不再提出要求,
>> 倒是軌道車退了流行之後,
>> 同學及堂哥都把軌道車送他,
>>  兒子才疑惑地問:「為甚麼本來那麼多人想玩,現在卻都沒人想玩!」
>> 有了這次經驗,後來再流行溜溜球及戰鬥陀螺時,
>> 兒子便也不再堅持一定要擁有了。
>> 對孩子的穿著也是一樣,先生一向強調穿衣服的目的是端莊、保守。
>> 偶爾給孩子穿上質料較好的衣服,
>> 我總忍不住地誇讚:「好帥啊!」
>> 先生卻也不厭其煩地提醒我:
>>  「如果我們為了一件好看的衣服而去稱讚孩子,那要如何教育孩子不注重外表?」
>> 日積月累,孩子也養成習慣,有什麼穿什麼。
>> 偶爾帶他們去買布鞋,老闆也常讚美地
>> 說 : 「現在已很少人鞋底磨得這樣破才換!」
>> 前些時候兒子因背完老子與中庸,
>> 我答應每人給他們買一件五十元以內的玩具,
>> 到了雜貨店兒子想看任何一種玩具都先問我:「可不可以看這個?」
>> 「可不可以 買 這個?」
>> 老大、老二、老三(只有三歲)都一樣,老闆不可思議地問我?
>> 「太太,妳 是 怎麼教的?三個孩子都這樣有禮貌,我開這間店這麼久了,
>> 最常看見的就是父母受不了小孩的哭鬧而買玩具給小孩,
>> 或是小孩因為父母不買而生氣,
>> 很少看見像妳的小孩這樣有禮貌,
>> 每拿一件玩具就問可不可以!」
>> 以前,我常覺得先生對孩子的要求太嚴苛,
>> 尤其是身處在物質充斥的時代裡,
>>  總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隨著時間的消逝,
>> 我才明白再多的物質也滿足不了孩子的欲望,
>> 只有教孩子學習知足,才是真正的愛。


最後一堂課

我在監獄講課,常有機會與受刑人做直接的互動和溝通。


有一天,監獄臨時通知我,有一批受刑人因為即將出獄


希望隔天早上,我能夠對這一批受刑人講最後一堂課


提一些叮嚀與期待。


 



 


 


站上講台,喝過受刑人送上來的茶水


 


突然發現教室外一陣騷動


兩個全副武裝的戒護人員陪一個四十多歲的受刑人走過來


 


那是重刑犯,腳鐐、手銬齊全


受刑人手上還捧著沉重的鉛丸。


 


在監獄裡,這是防止受刑人脫逃的最嚴密的措施了。


 


 重刑犯倒沉得住氣,立正,向我深深一鞠躬


然後拖著腳鐐慢慢走向教室後面,在一張空出來的長凳上坐下來。


 


戒護人員分立兩旁,表情嚴肅。


 


 這場面有一點嚇人。


 


我在監獄講課兩年多了,從來沒有碰過這種情形。


 


顯然,這重刑犯特別得到批准,也要聽我的講課。



大概是重刑犯滿臉風霜彷彿對生命有所領悟的表情影響到我吧


我捨棄事先準備好的內容


在黑板上寫出臨時想到的講題:「順從命運,打拚奮鬥」。


 


我以自己的故事,鼓勵所有受刑人在命運的安排下


努力奮鬥、追求美好的理想。


 



 


  
                                          剛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到國中教書


因為不是正科師範院校出身,所以學校認為我不是好老師


便安排我教兩班「牛頭班」。


 


學生是老師、家長戲稱的「牛郎」和「織女」


是大家都嫌麻煩的牛頭男生和畢業後要去紡織廠做工的女生。


 







我了解這些學生因為不喜歡念書而被一般老師歧視的氣憤

便以朋友的身分接近他們、安撫他們

鼓勵他們潔身自愛,將來在社會上有尊嚴的就業、生活。


 校長看我把兩班學生帶得平平安安,減少許多喧嘩、鬧事

欣慰之餘,推薦我到師範大學念心理輔導研究所


因此,我改行當熱門的心理輔導老師


五十歲退休後,還有機會到監獄當輔導義工,


勸人謹慎小心地過生活,要出錢出力積極行善回饋社會。 


 


五十分鐘很快就過了,下課鐘聲響起,重刑犯站起來


向我鞠躬致謝之後才離開。




 


 


幾天以後,我收到一封署名「學生」的來信,內容大致如下:


老師:
您接到這一封信時,我應該已經死了,依法槍決。


 


我是列管有案的槍擊要犯。


 


有一天,借提到法院作證,在監獄的大草坪邊等車時看到您


應該沒錯,很多年過去了,可是我對您印象很深刻


也常常想到您


所以,立刻問身旁的戒護人員,丘老師到監獄來做什麼?


戒護人員告訴我,您是來講課的輔導義工。


 


剎那間,很多年前的回憶把我拉回少年時代


當年我念國中二年級,您是我們的級任兼國文老師。


 


我們最愛上您的課了


您把課本上的人物、故事講得活靈活現,好吸引人。


 


可惜


一向愛動愛玩的我常常想跑到外面呼吸自由空氣


有一節數學課,我溜到圍牆外面的木瓜園偷採木瓜吃


倒楣,被主人發現,他差一點抓住我


我連滾帶爬跑出木瓜園,繞了一大圈


等到您的國文課快開始了才又回教室坐好。


 


天啊!那個木瓜園的主人竟然出現在走廊上


跟您談過話後,他站在窗戶邊一一看我們的臉,很快地就認出我來。


 


您和他又談了一會,然後,您掏出兩百元給他


他回頭瞪我一眼才生氣地走了。


 


下課後,您把我叫到操場上罵幾句


警告我,下次再偷東西,不替我賠錢,要讓人家報警了。


 


您罰我跑兩千公尺。


 


 



 


寒假過後,我沒有回去學校,開始在外面流浪


我常常想起您替我賠木瓜園主人兩百元的事,


常常說給不同的朋友聽,他們都稱讚您夠意思,幫學生解圍


不至於動不動就把學生扭送訓導處留下不良紀錄。


 


我是闖了禍才休學的。


 


 


 



我父親是不識字的輾米廠工人,老實可靠


輾米廠的老闆有個智障妹妹,嫁給我父親


雖然有這種親戚關係


可是,輾米廠老闆對我父親十分苛薄無情 , 待他如奴隸。


 


過年了,沒發壓歲紅包,只送了一斗米。


 


我氣憤不過,有天晚上在路上把他狠狠揍了一頓


警告他如果敢對我父親怎樣,我會把他殺了。


 


我功課很爛,可是老天賜給我一副高大身材,這是打架、鬧事的本錢。


 


從小,看著懦弱的父親和智障母親常常被人家欺負


使我相信,當個強悍的人才能出人頭地,吃香喝辣


所以在黑道上混了二、三十年,我一直是帶頭在前面衝的人只不過,


坐牢、槍決,是我必須承受的代價。


 


 



 


 


我向監獄表明是您的學生


請求達成死前最後一個心願,再聽您講一次課。


 


幸運的,在您講課一個小時前,我得到批准。


 


我快樂地看著您站在講台上講人生小故事


彷彿我又是個愛玩愛鬧的少年


正坐在國中教室裡,無憂無慮的,真好啊!


我從沒有一次完整寫過一篇作文,文筆是很差的


所以拜託別人代我寫這一封信,希望能順利送到您手中。


 


老師,講課結束前您說:「心中有恨的人生是可憐、痛苦的。


 


證嚴法師要我們明白


恨,就是把別人的錯誤拿來苦苦折磨我們自己,最後,毀了自己。」


 


這種人生智慧,可惜,我從來沒有機會聽過,也不曾冷靜想過


我恨父母親被欺負,所以我反過來欺負別人


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錯下去的。


 


那天,聽您講課的受刑人希望有一半,不,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也好


能把這些話記住,釋放自己的心靈


活得自由自在,平平安安過完一生


希望下輩子,依然有機會當您的學生




 


看完信,我長長嘆一口氣。抬頭遠望,不知道應該怎麼想才好。


 


稍後,我決定,以後在監獄講人生課題,每一節課都要用心準備內容


懇切、完整的把種種期待和叮嚀表達出來


因為有受刑人會長久記住我講過的話,調整他們的生活態度。


 



愛吵架的夫妻

>
>     有對夫妻開了一家糕餅店,因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養,兩人經常稍不順意就發脾
> 氣,每天過著吵架、打架的忙亂日子。左右鄰居被吵得沒辦法過一天安寧的生活,於
> 是請鄉長想辦法,鄉長說:「我也知道必須想辦法解決,但這對夫妻實在很沒修養,
> 愈去勸他們,他們吵得愈厲害,真讓人傷腦筋!」
>
>
>     有一天,鄉長外出散步,遠遠就看到那家糕餅店前圍著一群人,他心裡明白又發
> 生了什麼事。他來到店門口,穿過人群走進店裡,看到先生很激動地對太太說:「你
> 如果再不聽話,什麼事都反對,我就要拿刀殺你!」太太也大聲說:「殺啊!殺啊!
> 反正我也不想活了。」鄉長上前將兩人拉開,說:「外面圍了那麼多人看你們吵架,
> 你們難道不覺得慚愧嗎?」
>
>     這對夫妻往外看,果然很多人,但是,他們不僅不聽鄉長勸解,反而罵得更大
> 聲,動作更激烈。鄉長看他們這樣,故意不理他們,往外大聲叫說:「來啊!來啊!
> 所有鄉親趕快來,這裡有很多糕餅,大家儘量拿去享用吧!」
>
>
>     夫妻倆聽了,急忙問鄉長為何如此!鄉長說:「反正你們一個想殺人,一個想要
> 死,被殺的人死了,殺了人要被抓去關,留這些糕餅有何用!」
>
>
>     兩人聽了,靜默無言,鄉長就說:「夫妻倆不要動不動就吵架,家和萬事興啊!
> 有緣才能結成夫妻,應該要相互尊重,用感恩心來化解對立。你們聽到大家要搬糕
> 餅,感到心疼,這表示你們對努力得來的成果很看重,既然如此,就不要輕易毀掉這
> 個家啊!」
>
>     夫妻倆冷靜下來,覺得鄉長的話很有道理,答應以後願意好好相處,不再吵架打
> 架了。
>
>                        ※   ※   ※
>
>     為了維繫家庭,「工作」是家中每個人的本分,只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安守本
> 分,即使終日忙碌,心仍然會很平靜。如果覺得──要不是為了你們,我何必這麼辛
> 苦!或認為自己付出的比別人多,則情緒就不平衡了,心中的無明會不斷產生,動不
> 動就對家人發脾氣,使家庭氣氛緊張不安。
>
>
>     心不冷靜,就容易產生無明的念頭,所以學佛就是要學習讓心時刻保持平靜,不
> 要讓無明遮住智慧,如此才不會與人起衝突,使自己和對方身心都不得安寧。因此,
>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心,隨時注意自己的心境是否安詳清明。


月亮在看你...........

 

                                                              數研二    吳姿瑢&周鈺淇
從前,某村莊中,有戶貧窮人家,生活很苦,家長為了省錢,常利用夜晚摸到人家的
菜圃裡,偷竊蔬菜。有一天夜裡,這父親帶著他七歲的小孩,走進別人家的菜圃,想
拔些蘿蔔帶回去。當他剛拔了幾條蘿蔔,他的孩子忽然在背後輕聲呼喊:「唉呦!爸
爸,有人在看你!」他爸爸大驚,賊眼四顧,慌張問道:「孩子!人在那裡?」小男
孩一邊指著上方,一邊回答:「爸爸!你瞧,月亮正在看著你哩!不是嗎?」

小男孩的這句話,說的他爸爸愣住了。他徐徐放下了手裡的蘿蔔,後悔的心情,使他
難過,也使他歡喜。他默默牽著孩子的手回家去了。一路上,他在想:「偷盜是很大
的罪業,大概是佛菩薩或神明的慈悲,假借孩子的嘴,使我悔悟,使我改過向善的吧!」

其實,正道與邪途的分野,只在這一念之間而已!
那菜園主人因為菜常被偷採,氣得不得了,心想這小偷太可惡了,一定要將小偷捉起
來。就躲在樹後想捉賊。

當他看到人影正想出聲叫喊捉賊時,聽到那孩子講的話,一時也楞在那裏也看著月


亮,藉著月光,菜園主人也看到小偷的臉孔,知道他是同村生活困頓的貧窮人家。
看著父子倆默默的牽手離開,他又抬頭看著月亮,心頭默默不語。 

菜園主人回家後,將看到的事情告訴妻子,那妻子對菜園主人說:那月亮不也正看
著你嗎?

菜園主人一夜未眠。 

隔天中午菜園主人跑去找那偷菜的父親說:某某呀,我家須要人手幫忙,你可不可以
來幫忙呀?除了工錢外,還可以給你一些菜拿回家。 

對這額外賺錢的機會,又可溫飽一家,那父親當然滿口答應了。


當夜這小偷父親牽著小男孩的手,蹲在階上看著月亮,那小男孩說:唉呦!爸爸你看
月亮在笑哩! 

同時菜園主人也在自宅看著月亮,對著妻子說:
從未曾感覺月亮一直都在看著,看著別人也看著我,看著別人在做什麼事,也看著我 
如何的反應…唉呦!妳看月亮在笑哩!

--------- :)
一個看見美好世界的眼睛,
才會知道美好的境界,
也才會明白生命的美好。


小心衛生筷子

                                                             數研二    吳姿瑢&周鈺淇
如果你習慣在外(公司)用餐, 一定要, 因為每次撥開塑膠套時,我幾乎都會看到筷子上留有紅色色素, 只好習慣的在衣服上擦一擦, 我還曾經向同仁及餐飲人員反應, 不過似乎沒人當一回事, 好像還覺得我有點無聊, 如果你也這樣想, 那看看下面文章吧, 健康是要自己注意的, 等出問題時再責怪別人,已太遲了吧!!
衛生筷之製作過程事實上並非如此,其內幕遠比您想像中的要複雜及可怕,您或許有用過,或正在使用用透明塑膠包裝紙的衛生筷", (比較高級的是紙包裝的,較無此問題) 這種塑膠包裝紙的衛生筷大都出現在攤販及一般的小吃店,您或許都有注意到上面有紅色的字樣,您或許都沒有注意到其字樣都是刻印在內面的,(可能印在外面時,在運送的過程中會磨損),請注意〝那刻在內面不是一樣會磨損,而且是直接磨損在您使用的衛生筷上面


君不知,您在饗美食的同時亦在饗用溶在湯中或食物中的「工業色素」,有害嗎?一次二次可能還好,如果是經年累月的使用,那就好像在喝整筒整筒的油漆一樣,您想想,有害身體嗎?肯定有!? 您不相信的話可以自己觀察看看:


1.撕開塑膠包裝紙的衛生筷時,仔細(要很仔細)看看您的衛生筷上,是否有紅點或紅斑,如果有那就是了,如果沒有,那只是您福大,但您不可能每一次都如此好運,除非自行攜帶筷子.


2.在未撕開前,稍用力搓揉那些紅色字樣,也就是透過塑膠包裝紙將其搓揉在筷子上,然後撕開您的筷子,您會很驚訝您的發現.我注意到這件事情己經很多年了,也很多年沒有使用〝用透明塑膠包裝紙的衛生筷〞為了您自己及您家人的健康,請不要使用塑膠包裝紙的衛生筷並告知您的家人及親朋好友。
PS
:衛生筷製造簡介


東南亞國家砍下的竹材工廠加工成竹筷經硫磺燻白或雙氧水漂白(並非消毒)烘乾、加工成妳我所見的筷子裝箱或裸露的置在船艙底運至台灣→(蟑螂、老鼠、病菌茲生)->加工包裝(毫無消毒)販售


親愛的朋友!請養成隨身攜帶筷子的習慣,千萬別嫌麻煩,否則一時的方便可能造成妳我一生的痛,讓我們和它一起真親相對吧!。


牽掛草莓族 -- 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文/陳津穗

                                                   數研二   陳怡君&鍾妙琴


 


屬於草莓族的兒子即將退伍,最後一次放假,一進家門就說:「買輛車給我吧!下禮拜,我要開車回部隊領退伍令。」役期近兩年,能安然而退,身為父親,按說該高興才對,沒想到我卻心情低沉,思前想後,久久無法回應他的請求。


記得送他入伍時,耳提面命他注意言行,軍令如山,不得輕忽,他卻不改輕佻地說:「國家靠我去救,一定毀了!」我殷切期待,他經歷軍隊磨練,可能會較成熟穩健,事實上依然故我,不禁長嘆,難道這就是所謂一輩子的牽掛?


 


上班領薪?三萬幹啥?年年考試?父母撫養?


他回家後,丟下行李就想溜,我輕聲問他:「退伍後有什麼規畫呀?」他成竹在胸答:「K書準備參加十月的考試啊!」他可算得精,以考試之名,申請延後入營,足足玩了三個月;現在,他要故技重施,算算,又有幾個月好混了。


看我陷入沉思,他倒過來勸慰我:「爸,您不用操心,家裡多我一人,也不過加雙筷子而已。」話說得可美啦,事實不是這麼回事。猶記得,我常常張羅好飯菜請他入座,他探身一瞧,轉身走人:「我吃泡麵。」我算了算,桌上大大小小有十道菜,辛苦的老媽還在廚房揮汗如雨,聽兒子要泡麵,氣得差點提菜刀追出來。


當兵期間,他返家一定帶回大包髒衣物,老媽邊洗邊搖頭,我還得不時說「以色列戰士的母親驕傲晾征衣」的故事來安慰她,而兒子那種永遠長不大的心態,教人擔心。


在家,日上三竿,老媽去催駕,兒子說:「人家晚睡,幹嘛要早起?」母親問:「那你能這樣過一輩子嗎?怎麼一點都不急?」只聽他灑脫的笑:「急?急什麼?妳去探聽一下,我們這屆法律系兩班,有幾個人在上班?就算去上班,每月不到三萬元的薪水能幹什麼?」


母親焦慮再問:「那你總要努力準備吧?」他顯得不耐的答:「考試那有這麼簡單,有學長考了十年,還在考呢!」如此不是擺明要父母再養他十年,先預告,請不必沒見識,不要如此大驚小怪嗎?他翻身睡到自然醒,那管母親的長嘆。


 


手機不新?被偷最好;機車壞了?扔天橋下


聽他口吻,讓我想起他大學四年用手機、換機車的行為。


他讀書學費父母全包,吃住在家,每月另支一萬元零用錢,卻入不敷出,非要去打工,收入全用在無謂的消費上,像手機通話費,至少兩三千元,動輒五六千元。


 而且每當新款手機上市開始廣告,他就恨不得趕快丟掉手邊用的;有次在網咖打工,手機被偷,他不但不怪竊賊,還心存感激的說:「真謝謝他偷得好,正想換支新的。」


另一件事是,有天晚上,他搭計程車回家:「爸,幫我付車錢,機車壞了,丟在路邊。」接著,上演除非包計程車接送,否則沒新車、上學免談的戲碼。我與老妻,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丟在天橋下的機車,推好遠去送修再騎回家。


老妻一路開罵:「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


 


買鞋虛榮?一定名牌  找他優點?事態嚴重


他的交通違規罰單,更讓郵差送到手軟,違規事由五花八門,例如未戴安全帽、違規停車、闖紅燈……有一次,罰單出現「棄車逃逸,逕行舉發」,如果不是繳納罰款才領回被交警拆走的車牌,我還相信他所說車牌被偷,而且天天催他報警呢!


至於打工,薪資還沒進帳,要怎麼花已計畫好,只要今天領錢,明天鐵定不見人影,散盡錢財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他不是月光族,應該叫日光族才貼切!


他追求時尚名牌更是不在話下,尤以運動鞋非名牌絕不穿,他的理論:「我不是虛榮,你總不願見到你寶貝兒子的腳受傷吧?」所以,父母親買三百九十九元的地攤貨,兒子買價近十倍的旗艦級精品,是理所當然,好像中外古今皆如此,否則怎配當孝順的好父母?


有次與老妻私下檢討,是否該多鼓勵少責難,妻遞給我筆和紙說:「要鼓勵總該找出優點吧?來,給你十分鐘,把你寶貝兒子的好德性列出來看看!」不瞞你說,我用超過妻給的時限好幾倍的時間,竟然寫不出一個字!我猛然驚醒:「事態嚴重!」


兒啊!老爸急於告訴你的一句話是:「你不會永遠只有十七歲!」快點醒過來吧!


 


2004-07-07/聯合報/E6/繽紛】


 


有時侯咱們辛苦一輩子就是為了給孩子過幸福、衣食無缺的生活....最後卻養了個沒有責任感,不會感恩....甚至還會棄養父母的孩子,這就是咱們應該得到的成果嗎....


若是你還未生子或者孩子還小,請仔細想想你希望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滴~~要是你也不想要下面的孩子,請別忘了要愛他但不要寵壞他....


 


那大的孩子

其實僅僅是兩三歲的孩子            數研二    吳姿瑢&周鈺淇


也不能在她們前面亂說話

因為我相信其實他們都懂


 


          那大的孩子 


 


昨天MOLLY要出門上學時,因弟弟ALLEN不小心打翻了湯,


弄髒了她的衣服,差一點讓她遲到....


她有點生氣.....


晚上睡前,我與她分享了一段網路上流傳的文章,發生在911雙子星大廈爆炸案......


我簡單的告訴她這個故事的經過與多少無孤的人葬送在這場災難中.....


我想告訴她的是,有很多人佼倖的逃過這一劫,是因為生活中一些小事的牽絆.....


有一個老闆因為兒子第一天開學所以他請假....


有一個人自認很倒楣因被差去買甜甜圈.......


有一個人因那一天穿了新鞋,要上樓時發現腳起水泡,於是他轉彎到藥局買OK.....


這些人,因生活中的牽絆而倖存活了下來.......


於是我告訴MOLLY,


生活中若發生任何小事絆住我們,我們都不須動怒與抱怨......


我們要心存感謝.....


她點點頭說她懂!!!


但她突然在我枕邊說起了另一場災難.....


她說:


媽咪,我記得上次什麼大海嘯時


我聽妳和爸爸說過,


有一個媽媽抱著兩個孩子被大海嘯沖走,


最後她選擇放棄那大的小孩,


妳跟爸爸也說,要是你們的話,你們也會一樣,


為什麼?


聽她這樣一問,我的心一糾,一陣難過在心底,


這不是好幾年前發生的事了嗎?


原來大人隨口聊天的話在小孩的心中是留下痕跡的,


她當時並沒有問我,


,我想這一個她不懂的故事,在她心中必留下小小的陰影....


因為她也是那大的孩子!


我擁她入懷抱,我想了很久,


不知該如何告訴她這一個感人又痛心的故事....


我不知該如何讓她釋懷一個媽媽是如何的心痛放手那大的孩子?


我很認真的告訴她,


因為那個媽媽當一手各抱著一個小孩被大海嘯捲入,


當她決定放開一隻手,


是因為她知道唯有兩隻手用力抱住一個孩子才能讓小孩有活著的機會,


至於,她為何選擇放手那大的孩子而抱住僅兩歲的兒子?


我很認真的告訴她,


不是因為那媽媽不愛那大的孩子,


而是,


她知道那大的孩子必有智慧去求生,


她知道那大的孩子可能會聰明的抓住樹幹漂流,


她知道那大的孩子如果漂流到岸邊一定也會想辦法生存,


她知道那大的孩子如果得救一定會告訴別人他的家人是誰?


她知道那大的孩子....上帝必看顧....


.......


MOLLY說她聽懂了,她問我,那最後呢?那大的孩子有沒有找到媽媽?


我說:!那大的孩子好勇敢,他被一個澳洲人救起後在醫院找到了媽媽,一家團圓!!


MOLLY開心的笑了,:那大的孩子好棒呦!!!難怪妳也會選擇放棄我.......


........


妳有沒有因為不經意又不自覺的一句話或動作而傷害過小孩呢?


其實,很多小孩的傷害來是父母,


一個傷自尊的斥責,


一個動怒的巴掌,


一次無心的棄離,


甚至一個沒有說明的故事,


有的是無心之過,


有的是刻骨之痛,


有的是一輩子難以抹滅的傷痕,


感謝昨晚的分享讓我修復了MOLLY那大的孩子小小心靈的一個小小傷痕!


  


「高材生,人情世故零分」【蔣碧君(國中教師)】




 


 


數研二    吳姿瑢&周鈺淇


模擬考甫結束,我承諾招待考前幾名的學生到家中作客。
約定時間的前一個星期,我便和外子忙裡忙外的打掃兼採買,而我那從不下廚的另一半也研究起食譜,費心準備當天的餐點和零食。
星期六早上,我開車去接學生,看見他們雀躍的模樣,我忍不住洩漏中午的菜單內容。
沒想到他們竟七嘴八舌的說:「為何不叫披薩或麥當勞呢?」「可是我比較想吃麵耶!」「老師妳煮的東西能吃嗎?」
一陣哄笑之後,我有點被潑冷水的感覺……
才進家門,我正要開口介紹師丈時,聽見有人竊竊的說:「他是誰啊?有點胖!」「一點也不帥……」我抬頭看見外子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趕緊要學生向他問好。
 趁他們坐定,我趕緊走進廚房和外子一起準備飲料,誰知道這時竟有三個同學偷溜進我們的臥房,對著房裡的照片及擺設品頭論足起來。
我強忍心中怒火,提醒他們應該尊重別人的隱私,難道已經國三的學生,連這點基本禮貌都不懂嗎?
一陣說教之後,他們變安靜了,氣氛也搞得怪怪的。
吃完午飯,他們嚷著要離開,我也不想強留他們。
只是一回頭,面對滿桌未收拾的杯盤和一地的雜誌、撲克牌、CD……我忽然覺得臉上一陣熱,是我沒把他們教好嗎?
這些孩子功課都很好,怎麼那麼不懂事呢?
不會體貼別人,不懂得別人的用心,將一切視作理所當然;不懂得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甚至連做人的基本禮貌都不懂,吃完飯不知道收拾自己的碗筷,臨離去連一聲謝謝也沒有……
是因為升學考試不考這些,所以不會?
還是家中父母沒教或不懂得教呢?
這些孩子生活在優渥環境中,只學會了自以為是,學會了理所當然的接受,只學會了永不滿足。
或許我已LKK,但是每天面對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面對一群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未來棟梁」,我竟心虛的想問:「他們會變成這樣,是誰的責任和損失呢?」


 




2007年3月19日 星期一

工作難找

 


6397人搶台糖105職缺


  96年3月18日中國時報報導,台糖公司招募新人,
十八日舉行筆試南北共分3個考場同時進行,報考人數
高達6397人,將爭取105個缺額,台糖預估平均錄取
率為1.64%,競爭非常激烈。
  參與考試者,擁有博士學歷者有17人,碩士有1856人,
大學有4261人,專科則有263人。年齡層大多集中在25到30歲,
有3146人,31到35歲有1265人,45歲以上也有59人報考,最年輕
的今年才21歲。
  
  同學們,看到這篇報導你的感覺如何?
在讀書期間一定要多多充實自己,否則畢業後一定會難逃失業的命運。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如何營造健康生活

如何營造健康生活
蔡貞雄
壹、 前言
   「健康是無可取代的珍寶」。
   「健康是人類文明的標誌」。
    健康是無可取代的珍寶。擁有健康是每一個人夢寐企求的。健康或許不能代表人的一切,但失去健康猶如失去所能擁有的一切。因故,健康視同生命,實為一體的兩面。有人說:「生命是”1”,那麼財富、權勢、地位、智慧、愛情,以及你所能想到的一切,便是後面無限個零,無限個願景」(劉清黎,2002)。舉例來說,一個人有”1”後面9個”0”的錢財,數目是10億,拿掉前面的”1”後面再多的”0”,加起來還是零,有”1”的存在,後面附加的零,才有意義。有健康加持的生命,才有價值。健康是無價的,誠屬至理名言。
    科技進步,經濟發達,國民所得日漸豐厚,生活水準大為提高,人們談論的話題,乃從生活水準的提高,轉到生活素質與生命品質的提升。如何經營有價值的生活,如何度過有意義的人生,乃成為今日社會生活備受重視的課題。無可諱言的,健康是提昇生活素質和生命品質的關鍵。一個人失去健康,必然期待康復,若能如願,如獲至寶般地欣喜若狂;反之,久病不癒,康復無期,生之願望瀕臨冰點,每有不如歸去的念頭。空有生命的長度,卻無生命的廣度和深度,絕非高品質的人生。
    健康是一個綜合概念,它的意義,隨著時代社會的變遷而有不同的解釋,但健康絕非無病為已足。就整體性適能的觀點立論,健康應包含五個成分的安適狀態(well-being),即 一、身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 二、情緒適能(emotional fitness) 三、社會適能(social fitness) 四、精神適能(spiritual fitness) 五、文化適能(cultural fitness)(教育部,1998)。這種整體性適能的全人健康,應是現代社會生活中,吾人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條件。其中,某一項適能的喪失或欠缺,都將無法獲得完整的幸福。
    營造健康生活,可因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歲月年齡,不同的工作型態,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個別差異等等,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擬就一般性原則加以論述。全文分:一、豐富的營養,均衡的飲食。二、適當的運動,理想的體重。三、充分的休息,規律的生活。四、愉快的心態,圓融的處世。茲分述於后,藉供參改。


貳、 豐富的營養、均衡的飲食
人類為維持生命,經營生活,每天必需攝取各色各樣的食物營養。因為身體的運動或操作,都是熱量的消耗,即使不運動而置身體於靜止之狀態,為讓心臟正常地跳動,呼吸循環機能圓滿地進行,亦需要供給相當的熱量。熱量均由食物經氧化燃燒而來;同時,構成身體組織之物質,亦由食物營養所供給,豐富且合理的營養,能促進生長發育,增進健康,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運動能力。食物營養概分為醣、脂肪、蛋白質等三大營養素及水、礦物質、維生素等,這些營養素對於人體所產生的主要功用,可歸納為下列三點:一、為供給身體熱能之來源(醣、脂肪、蛋白質)。二、為身體的構成物質,促進生長發育和修補組織損傷或消耗之材料(蛋白質、礦物質、水)。三、為調節人體複雜的生理作用(水、礦物質、維生素)。吾人選擇日常食物,應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平衡攝取(蔡貞雄,1977、方進隆,1991、姚鴻恩,2004)。攝取營養素的最佳方法則是飲食。
    飲食的要義,首重均衡。所謂均衡的飲食,應包括平衡的飲食,適量的飲食,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平衡的飲食,旨在攝取各種不同的營養素,且能注意營養素的平衡攝取。天下沒有一種食物包含所有的營養素,平衡地攝取六大類食物至為重要。因此,五穀根莖類、奶類、魚肉類、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等均應食用。偏食是平衡飲食的相對語。偏食造成營養的偏頗,影響機體產出的均勻,終將導致某些生理機轉(mechanism)的障礙。適量的飲食則指攝取食物量的適當。各類食物的質量和數量,應該根據氣候、季節的變化,不同的性別、年齡、體格、生理狀態,以及不同的職業、環境,進行飲食的調配。
    飲食最好定量,過猶不及,均非所宜。過多的食物營養,囤積體內,增加機體負擔,妨害活動;長期營養欠缺,熱量不足,破壞機體組成,健康下降。「暴飲暴食」或「狼吞虎嚥」,都會破壞體內生理機轉的規律,導致消化、吸收、利用、傳送的障礙,最值得注意。再者,飲食能定時、定量,且抱持平和愉快的用餐情緒,細嚼慢嚥,吃出口感,吸盡食物精華,才算符合飲食衛生之道。


參、 適當的運動、理想的體重
營養和運動的關係極為密切。營養的攝取是身體能量的
來源,身體的運動和操作是能量的付出。吾人在生活中,既使不運動而置身體於靜止之狀態,亦需有基礎代謝能量的支出,前已述及,不再贅述。就身體運動而言,沒有營養的攝取和補充,不足以論運動;但攝取營養過剩,造成身體過重或肥胖,亦將導致機體功能運轉的額外負擔。因故,如何在營養與運動之間,取得平衡是其關鍵,此亦為理想體重之重要課題。
    「瘦骨如柴」的人,是營養不良的明證,理應添加營養食物的取用。消瘦者其臨床表現為基礎代謝率降低、貧血、精神萎靡、皮膚乾燥、肌肉軟弱、脈搏緩慢、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同時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下降(姚鴻恩,2004)。「腦滿腸肥」的人,是營養過剩的表徵,理應節食,外加運動。諸多資料顯示,身體肥胖者會降低心、肺、血管功能,降低經神肌功能,減低身體有氧性和無氧性運動能力,降低全身作業能力,也會增加精神壓力。肥胖又不運動的身體,惡性循環的結果,極易招致運動不足的文明病(陳全壽,1995)。諸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症狀。減肥除調整飲食之外,或有其他方法,如抽脂等。切記!安全堪慮或會影響健康的減肥方法,務必捨棄。而安全且無副作用者,惟有運動一途。
    就運動促進健康而言,必須講究適當的運動。所謂適當的運動,應包含運動的全面性和適量性。全面性指身體全面均衡發展之意。全面均衡包括身體型態、機能、素質、心理品質等的全面和諧發展。運動的實施,必須配合身心發展的特徵和需要,因勢利導,求得最佳全面均衡發展的效果。營造健康生活,尤須摒除局部性的畸形發展,或專門化運動的偏鋒訓練。運動的適量性指給予身體的運動負荷強度是恰當的。太強或過量的運動負荷,對於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兒童和年長力衰的老人,有戕害身體的危機,而量少不足的運動負荷,或一曝十寒、興之所至的運動,祇是形式虛名,於事無補。運動貴在規律而持之以恆,才能有助於身體的成長和發達。
人生各階段對於運動的實施,應有不同運動量的考量。更何況個別差異存在的事實,自然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的運動處方,必須依據自己的身心狀態,體能情況、性別、年齡、目標、時間等因素,妥善地設計,按部就班地實施;而每個階段運動量的遞增,必須採用漸進方式,不躁進,不躐等,徹底地執行,並且不斷地檢測和改進,以求效果的達成。


肆、 充分的休息、規律的生活
身體活動(含基礎代謝)是能量的付出,或是身體組成物質的耗損,需要修補以維持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修補之道,除了上述營養補充之外,尚須有休息(睡眠為主)助其運作。語云「休息為著走更長遠的路」,正說明養精蓄銳的重要,也道出生生不息、循環運用的道理。
    身體各部器官系統機能的運轉,終生持續進行,不能切割、無法停頓。而機體的修補工作,亦是恆常而規律地運行。因故,規律的生活,定常的運作,作息之間的調和,可使身體的營運和修補達到理想的境地,惟其如此,才能促使新陳代謝正常的進行,從而有助於機體整體功能的發揮。人體器官系統的修補工作,其最佳時段是在夜間,睡眠至為重要。違背「生理時鐘」營生過活的人,每有不良的後遺症,應是可以理解的。
勞動導向的農業經濟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工作較為單純,規律生活是常態;自動化導向的工業經濟時代,機械取代人力,人為機械之奴,受役於機械,工作型態大幅改變,生活方式複雜多變,規律生活掌控不易;及至今日,資訊導向的知識經濟時代,「坐式生活」渾然形成,「顛三倒四」的生活狀況,日益嚴重,工作不分晝夜,玩樂通宵達旦,經營規律生活,困難重重。如何規劃規律生活,且能操持自我,持盈保泰,不為環境所迷惑,不隨物慾而浮沉,需要有高度的智慧和調適的能力。


伍、 愉快的心態、圓融的處世
持有愉快的心態,是增進身體健康的要件,亦為享有生命長度的一大原因。吾人客觀的行為表現,經常受制於主觀的意識功能,自我意識的掌握,並發揮積極正面的效應,是愉快心態的源頭活水。「心常愉快,時露笑容」,即是愉快心態的寫照。一個人從積極面觀察自我,才能認識自我而欣賞自我,從光明面審視自我,才能重視自我而肯定自我。如是,必能對生命充滿喜樂,對人生滿懷信心,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能奮發有所作為也。
    吾人處於現代社會生活中,不能離群索居,在「互補共存、互助共榮」的環境裡,莫不與他人休戚相關。營造健康生活,不僅需要身體動動,頭腦動動,還要人際動動(吳萬福1992)。人際互動的要義在於「與他人融洽相處的能力」,意即圓融的處世哲學。而與他人融洽相處,且能有良好的人際互動,均操之於個己的愉快心態。
    一個性格開朗、胸襟開闊、想法樂觀、情緒穩定的人,必定是一個信心堅定、行事積極、通情達理、樂於助人的人。己立而立人,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垂手可得;己達而達人
,得道多助,社會群體健康的營造,隨同產生。與人共舞,悠遊人際,使生命更具光輝,使人生更有價值,進而使社會更加祥和,使國家更加富強。



陸、 結語
健康生活所體現的健康行為不同於醫療行為。健康行為是一個人在身體相當健康的情況下,所採取維護或增進健康的行為表現。醫療行為則是身體有病必須延醫治療的行為。二者必須嚴予切割,不能混為一談。否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矣。
    營造健康生活,不能空談。懂得健康之道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能夠躬身實踐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健康概念應落實在實際生活中,意即在實際生活中表現健康行為,才能發揮真實的效益。
    現代社會生活強調整體性適能的全人健康,本文「前言」所述五項適應能力,缺一難獲完整的幸福,惟若探究何者為首要,當推「身體適能」。蓋因「身體適能」良好的人,其他四項容易培養,亦較易取得。反之,沒有良好的身體適能,則情緒適能必受影響,身體適能的嚴重缺陷,本身就是不良情緒的發端;身體適能的喪失,情緒適能勢將蕩然無存,更遑論其他社會的、精神的與文化的適能(蔡貞雄,2002)。
良好的身體適能,除了生理健康之外,還須有良好的體能,始能經營高品質的人生。良好體能是一種滿足生活需要的能力,以及具備足夠的能量完成各種活動任務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可以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可以發揮生命活力,提高生活質量,品味人生,享受人生。
    健康是人類文明的標誌。運動是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的積極有效方法。持續有恆且規律合理的運動,不僅對生理健康和生命延長有幫助,對尋找自己,健全心靈,提升生命素質,更具效益(劉一民,2005)。運動成為增進生理健康的聖品,運動成為治療心理疾病的良藥,運動成為人際互動的良媒,運動成為營造幸福生活的台階,運動成為通往尊嚴長壽的大道。「偉哉,運動」。
    健康是美滿生活的礎石,是充實發展的根基。健康生活的營造,其目的在獲得完整性的健康。換言之,非僅止於物質上的不虞匱乏,還須擁有身體上的操控自如,心理上的愉悅滿足,人際上的圓融和諧,心靈上的舒暢慰藉,以及文化上的雅緻高尚。
    人生過程,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一般而論,身心情況從健康到不健康,身心認知從感性到理性。換言之,生活經營從感性生活到理性生活。人生正值「日正當中」的歲月年齡,緣以體力充沛,精力旺盛,活力四射,擁有任意揮灑的本錢(年輕就是本錢),過的是隨心所欲、多采多姿的生活。有云「人生在世不風流枉少年」,喻其青春年華,感情豐富,感性十足,演出感性生活。人生越過成熟顛峰之後,身心情況轉趨下落,倘若一如往昔,仍然揮霍無度,不論是工作打拼或縱情放蕩,絲毫不加節制,必然導致機體器官系統功能的失調,引發某些疾病,這可說是生活的黑暗期。若能從此獲得教訓,抱持「亡羊捕牢」的心態,養獲、鍛鍊身體,經營理性生活,猶可度過危機,重拾健康,保命延壽。感性生活是感性的、率性的、任性的;理性生活是理性的、知性的、悟性的;人生過程越早規劃健康生活,意即儘早營造理性生活,越能得到好處,健康幸福越有保障。走筆至此,謹提「警惕語」供君思考,並作為本文之歸結。
「青壯之時,為了名利忽視身心健康」。
「老邁之年,為了健康耗盡萬貫家財」。



參考文獻


劉清黎(2002)。   體育與健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1998)。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教育課程總綱
綱要。臺北:編印者。
蔡貞雄(1977)。  運動訓練。臺南:正業書局。
方進隆(1991)。  運動與健康。台北:漢文。
姚鴻恩等(2004)。體育保健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全壽(1995)。  21世紀身體運動及運動科學的研究。
國民體育季刊。
吳萬福(1992)。  體育教學的心理。臺北:學生書局。
蔡貞雄(2002)。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之內涵分析。南師體育.10(6-17) 臺南:編印者。
劉一民(2005)。  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師大書苑。


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One apple a day keeps a doctor away




蘋果 =「記憶果」

蘋果 = 「記憶果」記得 大長今 的電視劇,

她為皇上準備數顆蘋果放在他的寢室,  
 
以幫助皇上放鬆心情並且幫助入眠。

蘋果果真是有其療效有一陣子睡得不好,  
 
三更半夜就轉醒過來,久久不能再度入睡。  

翌日,精神變得恍惚,痛苦得很。  

一位外國朋友教我這個方法,就是吃一個蘋果。

於是遇上這種情況,就吃一個蘋果,  
 
果然很快又再入睡近年流行排毒,  

以清潔體內一切妨礙健康的水分和毒素。  
 
在眾多水果材料中,蘋果亦佔上一席位,

原來蘋果含有的蘋果酸和酒石酸   ,
 
有助消化身體內高油脂食物的功能,

可以驅動腎臟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和毒素;  
 
此外蘋果還含有豐富的果膠  ,  這是一種可溶性的纖維質,

可以跟鉛、汞等重金屬結合一起,  
 
並和壞膽固醇一起排出體外以達致淨化的效果。  

所以「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是有它的道理的。  

體內百毒清除,皮膚自然透光澤,斑印漸退。  

如果不幸患上慢性胃炎,蘋果是不容懷疑的良藥。  

只要每日中飯及晚飯後吃一個去皮蘋果,好快胃炎就痊癒了。  

據說,蘋果酸能夠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呢!  

都市人應酬,生活毫無秩序又缺乏運動,

為了防止未老先衰,每日至少一個蘋果,看來是明智的選擇。  
 
何況蘋果在古代中國早有「智慧果」之稱呢!  
 
蘋果含有  豐富的維他命 B1 B2 C及胡蘿蔔素、  
 
煙酸  (亦稱維他命   B5〉;此外還含有糖類、脂肪、
 
蛋白質、果膠、鈣、鉀、鐵、鋅、纖維素、蘋果酸、鞣酸等。  
 
蘋果皮含有的車菊素有止嘔功效。

可惜現在許多蘋果外皮有石 蠟農藥殘留,不宜吃食。

一位營養專家告訴我,蘋果外號「記憶果」。  

為什甚麼呢?  

因為蘋果富含鋅元素,

鋅就是構成與記憶有密切關係的核酸和蛋白質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旦缺鋅,大腦皮層邊沿海馬區即發育不全,影響記憶力。

是以多吃蘋果有提高智能的功效。  
 
香薰治療是近年流行的紓解抑鬱和壓抑感的良方之一。  
 
 
而眾多香薰中,經研究結果,蘋果香薰對人的心理影響最大,

它具有消除心理抑鬱感的作用,  
 
 
許多病人一旦吸入蘋果香氣,精神馬上變得愉快平和。  
 
 
所以,如果你晚上睡不寧或者有失眠情況的話   ,

不妨灑點蘋果香薰,擔保你好快進入夢鄉!  

如果您收到別人分享給您的好文章,不要吝嗇,

您也可以繼續分享給好友,請別忘我這一份喔。  


 


夜碩二   楊雅芬  蔣明勳



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早熟獨居兒 家事一肩扛 (中國時報 2007.03.12)

原址: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31200002,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3.12 
7歲小珍兼母職 6歲偉偉是奶爸


林倖妃/台北報導 因背負龐大債務,小珍的媽媽常清晨出門到近隔日凌晨才返家,小珍從七歲開始就要站在小椅子上,為妹妹炒菜煮晚餐,還要盯著她的功課,當起「小媽媽」;六歲偉偉因父親白天賣二手貨、晚上當保全,只剩他泡奶粉照顧妹妹三餐,手上滿是熱水燙傷的痕跡。 兒童福利聯盟指出,國內獨居兒童不是遭父母拋棄,就是單親或雙親因經濟壓力沉重,每天忙於生活,連子女都難得見上一面,以致孩子小小年紀就過獨居生活,或當起小爸爸、小媽媽。 媽媽扛債 小珍壓力只跟日記說 小珍的媽媽和丈夫離婚後,獨自扛起龐大債務,身肩好幾份工作,幾乎將她逼到絕境,壓力大到讓她嚷著想自殺。乖巧的小珍告訴老師後,相關單位介入處理發現,媽媽經常工作到半夜,有時還要做大夜班,清晨才返家,目前六年級的小珍和四年級的妹妹已形同「獨居」好幾年。 早熟的小珍說話很謹慎,總會一想再想才開口。她說,從她有印象以來,媽媽就一直在工作,小時她常和媽媽一起到餐廳洗婉,晚上由阿姨照顧。上一年級時,原本住外婆家的妹妹小鼓回家團圓,但阿姨也不來了,她要負責煮飯、炒菜、做家事。 但她年紀小,夠不到瓦斯爐高度,只好用小椅子墊高,才勉強炒完一盤菜。媽媽每天給姊妹兩人共一百元,吃完早餐,就沒什麼錢再買晚餐,只能在冰箱找菜自己煮。 煮菜還好 擔心妹妹教養問題 但最讓小珍頭痛的不是煮菜,而是小鼓的「教養」問題。小珍說,小鼓很皮,她在家掃地、拖地整理家務,小鼓一回家就弄得亂七八糟。當姐姐的她要盯著小鼓做功課,自己的課業也不能忽視,但所有的壓力她都不敢跟媽媽說,因為媽媽也很辛苦,只能一字一句寫在日記裡。 小珍說,她最擔心的其實還是媽媽,媽媽在鐵工廠做工,很危險,她每天都擔心媽媽受傷,就沒有人照顧她們姊妹的生活了。還好妹妹現在已經比較大,會和她輪流做家事,讓她減輕不少負擔。 幫爸拭淚 偉偉餵奶燙滿手泡 六歲的偉偉也是獨居兒,媽媽離家,剩下爸爸一肩扛起兩兄妹,爸爸白天賣二手貨,晚上還要去當保全人員,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偉偉總會貼心為爸爸擦乾眼淚。從他很小時就學會為小他一歲的妹妹泡奶粉準備晚餐,「兩匙奶粉加上一匙麥片,搖一搖後再喝喝看,不能太燙,以免燙傷妹妹。」但偉偉的小手上卻有不少被熱水燙傷的痕跡。 年幼的偉偉說,他最怕妹妹生病,有一次妹妹突然發燒,又連絡不上爸爸,「我好怕妹妹會死掉,只能一直禱告,希望爸爸快回家。」但大多數時候,偉偉都對自己照顧妹妹的能力很得意。

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不平凡的16歲

「科學就是生活」,謹記著父親從小耳提面命教他的這句話,麗山高中一年級的鍾介恆,最近奪得台灣國際科展工程組及赫伯特胡佛青年工程獎的雙料冠軍,即將代表我國參加南非國際科展。


以科學高中為特色的台北市立麗山高中,為化解一般學生對科學的恐懼,最近積極在校內推行科學普及化,鍾介恆的生活科學經歷就成為最佳代言人。

才16歲的年紀,鍾介恆早已是國內大小科展常客。小學四年級時,他用密集板及馬達製作了一個機器怪獸,初試啼聲就奪得全國科展國小高年組第一名。隔年小五時,利用電池效應原理做了一個手提發電機,後來嫌發電機必須一直要手搖,搖到手發痠,想到利用搖泡沫紅茶的機器來代替手搖。光這個構想,又讓他奪得台北市科展冠軍。

小六到國中的階段,鍾介恆發現自己對生物科產生濃厚興趣,於是從23種水果中萃取DNA來研究何種水果分泌的酵素最多。也因愛吃竹筍,發現竹筍有老化現象,進一步深入分析竹筍的基因,發現原來竹筍內有細胞自殺現象,才導致竹筍老化。鍾介恆甚至為了分析各種藥草抗氧化的能力,找了24種藥草一一實驗,讓他對生物的奧秘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他最近獲得台灣國際科展工程組第一名的作品「電容超音波膠體金粒子電位調控系統研發」,看起來很難懂的題目,說穿了只是利用物理方法控制奈米基因表面蛋白質的一種研究。未來有可能成為辨識癌細胞的重要方法。鍾介恆說,這是從早餐店往往會在鹹豆漿中加上一點醋,使豆漿看起來像豆花一樣,所得來的靈感。

鍾介恆極具研究精神,不僅喝豆漿可找到靈感,從奶奶家看到有一種番藷,號稱可以抗癌,他就在家中跟著種,結果種沒多久,這種番藷四處蔓延,塊頭越長越大,結果剖開一看,心是白的,與一般黃心、紅心番藷有很大不同,但這種番藷究竟能不能吃,有無抗癌效果是他未來研究題目。


本文摘自聯合晚報 96/3/10


2007年3月6日 星期二

做件六十歲時回憶起來會微笑十秒的事

工作重要,生活也很重要,不一定一定要怎麼過生活,我覺得心態比較重要...
快樂 --
不一定要大費周章,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錢,每個人都可以用
自己的方式快樂…
大家一起努力「做件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會微笑十秒的事…」→當然
50歲時要笑也行啦 ^^"而不是到時想到的都是覺得可惜跟後悔的事囉...


      十三年不加班的花旗副總裁                           ‧文 /郭奕伶


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花旗,一個臥虎藏龍的金融競技場。
花旗人的外表,多半光鮮亮麗、自信滿滿,但他們卻面臨比別人更激烈的競爭與壓力,為了強過身邊的「第一名們」,他們必須更用力的工作,甚至犧牲自己的生活。不過,民國五十三年次,擔任花旗銀行金融同業處副總裁的黃毅,卻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工作哲學。進入花旗銀行十三年,黃毅從不加班,他只有一次在週末加班的紀錄,每天維持七、八點下班的習慣,一個禮拜的應酬不超過兩天,回家絕口不談公事、不想公事。這樣的人,仍然可以在花旗銀行裡擔重任。五年前,黃毅接下這個職位,帶領著近二十人的團隊,爭取與銀行同業、保險、證券、投信,甚至央行等法人機構的往來業務,五年來,這個部門對銀行貢獻的收入金額成長超過一倍。去年,這二十個人創造出十三億元的收入,並將國際科技大廠委外代工的觀念引進國內的銀行市場,推動銀行將核心業務的非核心能力業務委外給花旗代工。工作一百分,對黃毅來說,並不困難,從民生國小班長、介壽國中模範生、建中到台大土木系、台大商學研究所畢業,黃毅是一般定義的聰明寶寶,工作對他來說,似乎應付得游刃有餘。但是,工作一百分以外,他的生活也能一百分,就令人好奇了。黃毅充分保有自己生活空間的方式,不一定是什麼了不起的興趣或娛樂活動,但是,「工作只占生活的三分之一」,是他堅持的原則,因此,每年固定兩週以上的旅遊計畫,每週末固定逛書店、唱片行,每天早上與妻子散步去喝杯咖啡、吃早餐,以及音樂會等娛樂,都是他豐富生活的活動。


‧ 期許自己每年都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
讓「六十歲時回憶起來會微笑十秒」還有一件事可以凸顯他經營生活的用心。民國八十三年,黃毅已經是花旗的主管,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銀行的主管應該是一板一眼,嚴謹自律,但黃毅竟然報名參加Marlboro公司(萬寶路香菸)所舉辦的西部探險活動,當時,台灣報名者眾,經過筆試、口試與體能測試,黃毅成為第十一名,是候補第一名。幸運的,有名獲選者因故不能成行,於是他得以參加這為期十天的活動。在同伴裡,黃毅的銀行員身分顯得相當特殊。當時,這群人浩浩蕩蕩開往美國西部,從北邊到南邊,他們學西部牛仔的騎馬趕牛、玩吉普車、泛舟、越野車等十天,台灣的《民生報》等媒體還隨行報導每天活動。「過癮極了,」黃毅說,「如果到六十歲時,我想到一件事還會微笑十秒鐘,那麼我花一年來做這件事都值得。」因此,黃毅每年都告訴自己要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管是工作或是旅行、玩樂。一位與黃毅共事多年的同事形容,黃毅很懂得玩樂,是標準「Work Hard, Play Hard」的人。這個性格有什麼原因嗎?黃毅反問記者,「妳認為,人生可以規畫嗎?」


‧ 父親驟逝,體會人生無常 --「活在當下」黃毅三歲時,父親就過世,得年三十五歲,除了一個姊姊、弟弟外,黃毅的母親腹中還懷著一個胎兒。直到現在,父親的死因仍然不清楚,「我們根本措手不及,前一天父親才覺得不舒服,沒想到隔天就走了,」黃毅說,「所以,你今天可能才生病,明天就掛了。」也因此,「要活在當下」的觀念一直深植在黃毅的心中,他不要像他父親一樣。黃毅從來不相信人生可以規畫,也從來不會把生活切割成「求學、工作、退休、享樂」四個階段。在黃毅的生活裡,他永遠把此刻可分配所有的資源,做最適當的分配,而不會把資源設想成可以儲存到未來的某一天再享用,根據這個原則,他的時間配置自然與多數人不同。因此,問他是否為了追求保有高的生活品質,而放棄工作、放棄更上層樓的機會?黃毅覺得很好笑,「對我來說,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沒有放棄什麼啊!」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個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圓,有大有小,每個圓裡的成分也長得不一樣,「我非常篤定自己要的圓長什麼樣子,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這個圓的樣子。」黃毅說。很多人,對金錢的追求有一個模式,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三千萬元,當達到第一個目標後,第二個目標就是一億元,然後,三億元是第三個目標,然後,就變成「錢奴」。「為什麼我不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黃毅曾經這樣研究自己,許久後,他終於知道,「人生真的可能很短」這個從小就深深影響他的觀念,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與別人最大不同的原因。


‧ 寧願工作得久一點,也要兼顧快樂 --
跑步時悟出「永遠不與別人競爭」的道
理在「五年級生」裡(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九年出生的這群人),許多人都想用力的工作十五年,然後,退休,好好的享樂。但是,黃毅從來沒想過要提早退休的問題,他不要這種被切割的人生,對他來說,「我永遠要一邊玩、一邊工作,即使可能要工作得久一點。」黃毅是少數還會認同「五十五歲退休」的「五年級生」。
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花旗競技場裡,眼見著別人都這麼戮力的拚績效,黃毅要如何保持心中的平衡感呢?「永遠不要與別人競爭,要與自己競爭。」這是他的法寶,也是他青年時期跑步悟出的一個道理。黃毅念介壽國中時,為了訓練自己的意志力,每天早上都到公園、或台北體育場跑步,後來,他發現一個道理,在這個跑道上,隨時都有新加入的人,因此,此刻你所在的位置,到底是領先,還是落後別人呢?每個人的起跑點不同,加入時間不同,跑的距離也不相同,在你後面那個人,可能落後你,也可能是領先你的人。「很顯然,這是一個無法比較的問題。所以,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應該專注在自己的腳步上,隨時調節自己的呼吸,不要中途跌倒,或亂了腳步。」黃毅的父親過世後,母親為了撫養幼兒,長期在外地當紡織廠的女工,即使黃毅已經擔任花旗銀行主管時,母親仍在餐廳裡洗碗,甚至為人幫傭。當時,黃毅下班後也還會到餐廳裡幫母親的忙。從小,黃毅由祖父母一手帶大,並生活在有五、六十個堂兄弟、妹的大家族,他從小就知道要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如何與別人共享資源,而在職場上成功。但是,黃毅清楚的認知,一切的成功,只為了活出豐富的生活品質。 從小的生活經驗,黃毅學會獨立,也學會與別人共享資源,並培養出等待成功的耐力。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樂天姊妹養病父殘母 不向逆境低頭

【王昭濱、徐銘穗、洪玲玲╱台北報導】台北縣有一對十六歲和十二歲的小姊妹,母親弱智,家中經濟支柱父親半年前突然中風,家庭陷入絕境,但姊妹倆不向逆境低頭,不僅照顧父母、分擔家務,還利用假日發傳單打工,努力償還父親為持家欠下的卡債;難得的是,小姊妹樂觀開朗、品學兼優,妹妹並獲總統教育獎殊榮。


 


孝行感人
台北縣新莊警分局丹鳳派出所副所長吳坤錦去年九月訪視轄區,發現這個家庭,深深被姊妹倆堅韌的生命力和孝行感動,除動員志工和警員協助劉家,日前並向《蘋果》記者表示:「一定要去看看這對了不起的小姊妹。」讀小學六年級的劉家妹妹紀誼在《蘋果》訪問時,滿是燦爛笑容,她說:「別人可能覺得我們很可憐,但社會上有人沒飯吃、無家可歸,回頭看看自己,我們應該還算好吧!」


一家四口住15坪破屋
這對姊妹分別就讀土城市海山高工一年級與中和市積穗國小六年級,六十五歲的父親劉技鷹原是大樓清潔工,因年事已高,四年前遭解僱,後在街頭發傳單,姊姊紀瑩課餘跟著父親發傳單、舉看板賺錢,妹妹紀誼則幫忙照顧智商程度僅八歲的母親花瑞寶(四十三歲)。
本周三,記者在警員陪同下造訪劉家。記者遠遠看見劉家位於新莊市鳳山街的磚造老屋,與屋後高樓大廈形成強烈對比。踏進十五坪大屋內,撲鼻而來是一陣霉味,記者試圖採訪紀瑩,但她排斥說:「我不要!」有著黝黑皮膚的紀誼則很大方,嘰嘰喳喳有問必答;她說:「只要下雨,屋頂就會漏水,還常有蜘蛛或奇怪蟲子從屋頂的洞爬進來,但看久就習慣了,而且房租只要三千元,我覺得很好呀!」紀誼說,全家原住中和,後經父親朋友介紹,搬到這間磚屋,「這間房子蓋了有五十年囉!」她捨不得和同學分開,每天從新莊搭車到中和上學。
轄區警員說,去年九月,劉父突然中風,醫生診斷腦袋受損,僅剩三歲語言能力,劉家頓失經濟支柱,姊妹便分擔家務,還穿梭在車道上發傳單貼補家用。


勤奮苦讀榮獲總統獎
記者採訪當天,紀誼披上總統教育獎的紅綵帶,手握獎座,劉父看著女兒開心模樣,不禁流淚吃力地說:「阿扁的!阿扁的!」劉母則在一旁憨笑,也跟著流淚,紀誼說:「我要用功讀書進大學,將來進入社會幫助其他需要的人。」
近傍晚,紀誼轉身進入廚房,在昏暗燈光下熟稔地準備晚餐。這天晚餐是鄰居送的湯,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隨後紀誼回臥室寫功課。三坪大的房間只能擺放兩張床,紀誼沒有書桌,就趴在床上讀寫。
長期輔導劉家的台北縣社會局社工楊純惠說,紀誼勤奮苦讀,不僅成績優異領獎學金,還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性、北縣客語演講賽,屢次獲獎,繪畫作品曾入選國際藏書票佳作,也曾獲選全北縣模範生,去年底更獲頒總統教育獎,但她把十萬元獎金全給姊姊支付生活開銷,紀誼開玩笑地說:「姊姊把我當成搖錢樹啦!」紀誼的導師陳芙蓉說:「紀誼積極進取,不向命運低頭,還有好人緣,我感到與有榮焉。」同學說:「她有時很耍寶。」


妹獲得獎品割愛給姊
里長陳專森表示,劉父為了持家,曾申請四家銀行信用卡,積欠近三十七萬元卡債,他知道劉家狀況後,幫他們申請每月兩萬三千多元的低收入戶補助,協助處理卡債,還找善心人士捐二手家電。
社工楊純惠說,劉家姊妹愛鬥嘴,但感情好。今年一月紀誼接受台北縣長周錫瑋表揚全縣模範生,縣府允諾獲獎者可挑選獎品,紀誼知道姊姊正努力學英文,捨棄自己期待已久的筆記型電腦,選擇電子辭典轉送姊姊。
而過年時,丹鳳派出所副所長吳坤錦自掏腰包拿二千元給姊妹倆添購新衣,姊妹倆不但存下來,還各包一百元紅包給父母,紀誼說:「讓爸媽高興一下。」
《蘋果》昨再到劉家訪問,這回姊姊總算答應留影,姊姊對妹妹滿桌的獎狀相當驕傲,姊妹倆還一起對著鏡頭扮鬼臉。


轉載自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