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1920年代日本棋界的伯樂-久保松勝喜代

1920年代日本棋界的伯樂-久保松勝喜代


司馬提爾 2013.5.1.


 


做為一個圍棋老師,發現門下弟子中有千里馬出現,你捨得將他送給更高明的老師做入室弟子嗎?如果捨得,那你的胸懷跟1920年代日本棋界有名的伯樂久保松勝喜代一樣偉大。久保松勝喜代,兵庫縣人,18941025日出生,19411215日英年早逝,得年47歲。1914年被授予三段,1915年四段,1920年五段,1926年六段,1940年七段。1942年日本棋院追贈為八段,2009年日本棋院和關西棋院皆追贈為九段。


 


久保松之父,曾任政府要職,棋力也不錯。他的哥哥久保松照彥,也曾是個四段職業棋手,後來在久保松勝喜代開設的圍棋教室擔任指導老師,以教學嚴格聞名。勝喜代5歲時,他曾向父親學棋。翌年父親往生,寄養在叔父家。9歲時,偶然得一機會與當時圍棋名家泉秀節五段(1844-1904)弈了一盤九子局,勝喜代居然中盤勝。泉秀節認為他是個奇才,再三要收為養子,打算培養他成專業棋手。不料,叔父看不起棋手這個行業,不但不答應,反而從此不許他摸棋,這是勝喜代一生中最感遺憾的一件事。


 


190713歲時,久保松勝喜代以優異成績就讀於北野中學,此時關西弈風漸盛,叔父對他的管理也稍稍放鬆了,於是久保松抓住機會「重操舊業」。上課時,老師在上面講課,他在下面用紅藍鉛筆大做死活題,結果成績低劣,竟遭留級,被叔父痛打一頓。但是,久保松並沒斷了學棋的決心,依舊我行我素。叔父氣得發昏,可也拿他沒辦法。


 


190814歲時,大阪的棋會組織了少年棋手新聞棋戰,久保松報名參賽,結果他與10歲的小岸壯二(1898-1924),成績最優秀。最後久保松在讓小岸二子的決勝局中獲勝,遂獨佔榜首。由於這局棋,《日本與日本人》雜誌請本因坊秀哉講評,秀哉一見二人的決鬥譜,極為讚賞。有此因緣,不久小岸便前往東京,投在秀哉門下。久保松卻受阻於叔父,不得成行。小岸後來棋力出眾,秀哉本來要把他培植為接班人,沒想到1924年,26歲的他,竟因腸阻塞急症驟逝,這件事讓秀哉備受打擊。


 


1911年,17歲的久保松考上關西大學,但他毅然退學,全力投身圍棋事業。1913年,久保松已被公認有二段棋力。1914年,方圓社中川龜三郎社長來大阪,在田村嘉平的促成下,久保松受二子與中川對弈兩局,結果勝負各半,中川見他棋力了得,當即授予三段免狀(三段證書)。他的升段節奏開頭滿正常的,可是六段升七段,卻花了14年之久,由於1920年代中期開始大手合以後,由於與低段棋手對局須讓先甚至讓子,大部分當時的六、七段棋手都很難升段,特別是在192728年以後,木谷實、橋本宇太郎、吳清源、關山利一以及後來的高川格、阪田榮男、藤澤庫之助(朋齊)等新銳的迅速崛起,更使年齡稍大,段位較高的棋手的升段難上加難。直到木谷、吳們升至六、七段後,反倒使老棋手們有了升段的機會。另外,老司馬猜測這跟他兼顧教學以及身體狀況欠佳有關。


 


久保松那個年代,日本還沒有什頭銜棋戰,本因坊戰也是在他去世前兩年才開打。所以,他對日本棋界的貢獻,不在戰績而在發掘人才。他對關西地區的圍棋發展,貢獻十分重大。許多日本一線級的大棋手,如村島誼紀、橋本宇太郎、木谷實、前田陳爾等,都是經由他這名副其實的伯樂之手發掘出來的,並推薦保送到本因坊秀哉(日本棋院)處或其他大師處進一步深造成才。久保松的棋風奔放流暢,重視中腹,起手常下天元,他曾經很認真地研究過天元打,結論是:「天元打絕非不利的佈局,只是我的實力尚不能將之巧妙活用。」在眾多只知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日本職業棋手中,此話猶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他勇於創新的精神,有如鶴立雞群。只可惜蒼天不佑英才,久保松因遭心率不整急症襲擊,而於1941年大手合中途昏倒送醫,1215日去世。


 


關西棋院創辦人橋本宇太郎回憶在久保松門下學棋的情景,提到師父教學嚴謹,但很少訓斥人,他只被師父訓過一次,可這一訓卻使他終生難忘。那是他第一次在報辦棋賽中登場,首戰出師順利告捷,8目大勝,宇太郎心花怒放、洋洋得意,鼻子翹得老高。三天之後,他收到了久保松師父寫給他的一封信,遭到了嚴厲的斥責:「你的棋給人一種守、守、守到底的感覺。讓5子的棋(註:以前橋本與一位前輩下的),只要死守,誰都會贏。但這種勝利絕非名符其實的勝利。望你今後不要過份計較勝負,要多多考慮如何攻殺,要積極地斷、吃,勇敢地作戰。否則將不是真正的圍棋!」。橋本謹記不忘,後來果然成了大器。


 


久保松人品極佳,在棋界甚得人緣。除圍棋外,他還是連珠(五子棋)絕頂高手。在他決定全職投入圍棋時,連珠界亦舉行儀式送別,稱之為連珠界巨大損失。


1980年代末,日本連珠界組團來華訪問,中國國家圍棋隊組隊應戰。初以為小菜,一交手方知別有洞天,要本不成其為對手,都苦笑說不是一個思路,下不來,國手們說的是實情。跟同時掌握圍棋、象棋兩種棋類不同,能在圍棋、五子棋這兩個完全不同邏輯思維方式的棋類中都下得好,十分不易。


 


久保松棋戰與教學之餘,也寫了《珍瓏》、《三子正中之研究》、《一路妙手》等圍棋書籍。因為我退休前也是個老師,雖然不是教棋,但只要牽涉到教學,原理原則是一樣的。我對久保松老師的精神、氣度特別推崇,寫到這裡,再一次向這位棋界伯樂致敬!


 


 


1980年代末,日本連珠界組團來華訪問,中國國家圍棋隊組隊應戰。初以為小菜,一交手方知別有洞天,要本不成其為對手,都苦笑說不是一個思路,下不來,國手們說的是實情。跟同時掌握圍棋、象棋兩種棋類不同,能在圍棋、五子棋這兩個完全不同邏輯思維方式的棋類中都下得好,十分不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